百科知识
第三者责任险买多少合适
第三者责任险买多少合适
车险预算有限,产险业内人士建议,第三者责任险保额最好以300万元为基准,并搭配每一事故最高600万元以及20万元的财物损失,年保费约2,500元,就可涵盖一般车祸事故的风险。
据产险业的统计,有高达七成的车主会加保第三者责任险,是汽车任意险中,投保率最高的险种,不过,保额普遍不高,超过88%的投保金额在300万元以下,只有5%保额超过500万元。
主管分析,第三者责任险是弥补强制险的不足,且保费不贵,车主接受度相当高。
从理赔实务经验来看,国内重大车祸的和解金多为400多万元,车险相关人士表示,扣除强制险死亡最高每人160万元的保障,其他由第三者责任险来负担,换算下来,第三者责任险每人300万元的保额是合理的计算金额。
而第三者责任险中,财物损失的保费最贵,若车主想提高保额至500万元,又想控制预算,外商产险公司建议,可取消财物损失20万元至30万元的保障,第三者责任险的年保费就有机会控制在2,700元左右。
从5月1日起,全国将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购车人必须投保第三者责任险,而由中国保监会制定的第三者责任险费率不久以后将会公布。多家财险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原已占车险业务三至四成的第三责任险一旦强制执行,保险公司对车辆的赔偿额必然提高,保险公司可能会再度调整车险费率,风险系数较大的车辆保险费率将提高。
盯紧高风险车及新手
据介绍,第三者责任险原来已是车险的主要险种之一,在我国车险保费收入中所占比例达30%-40%。根据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我国将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因此第三者责任险在车险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还会扩大。
据了解,目前不少高事故率的客运出租汽车和从事营业性的公路客运车辆没有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一旦实行强制投保后,无疑会加大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
一家财险公司广州分公司有关人士透露,保险公司很可能会利用差别费率的形式,提高高风险车的保费。另外,随着新车手增多,事故频率也在上升,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不小。因此,对新车的费率适当上调是大趋势。
涨价趋势已现
事实上,迫于赔付压力的加大,今年初以来,省内多家保险公司已以差别费率的形式,对高风险车辆的保险予以上调。3月上旬,平安财险公司便将高风险营运车的保险费率提高120%—170%,且对一些新手购置较多的车型,如桑塔纳、奥迪、帕萨特、宝来和POLO提高了车损险的系数。另外,对一些易被盗抢的车型亦提高了费率。
广东保监局副局长曾祥威对记者透露,除了平安保险外,近期还陆续收到多家财险公司报备的车险调整条款。总体而言,车险费率更细化,且针对高风险车辆提高了费率。其中,对新手购置的车型费率上调较大。
另据了解,目前各大财险公司都在等待保监会出台第三者责任险的费率。华安财险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徐建荣对记者表示,该公司已初步制定了车险费率调整的方案,保监会一公布第三者责任险的费率后,该公司的产品经过适当调整即可面市。总体趋势上,对出险记录不同的车辆,其费率将大大拉开距离,某些车型如易肇事的营运类大货车、防盗系统不好的轿车等的费率会大大上涨。
根据今年1月中国保监会下发的《车险费率调整权限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承保任何车辆,但可以在+30%和-20%的范围内上浮和下调费率。广东保监局副局长曾祥威称,有了这一政策依据,保险公司的车辆费率将视其经营状况,处于不断调整状态中。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