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百年人寿百医保医疗险怎么样?
百医保怎么样?值得买吗?近期很多朋友关注百医保这款产品,想买,但是又怕踩坑,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保险公司百年人寿的这款医疗险产品怎么样吧!
1、百医保怎么样
百医保是一款百万医疗险,保一般/重疾住院医疗、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还有重疾豁免保费,质子重离子等,保障较全面。百医保的亮点是6年长期保障,由于是6年期的合同,所以最大的特点是6年内每年保费一样,不用担心停售涨价,如果罹患重疾,可以豁免后期保费,保障继续有效。如果未发生过理赔,次年免赔额可减免1000,最多可减2000,但是理赔后复位至1万元。另外,百医保续保条件比较好,6年保险期结束后,续保不需审核,身体健康状况变差或发生理赔均不影响续保。但是,这款产品缺乏费用垫付这一项增值服务;投保职业范围比较窄;最高续保年龄只有60岁,而60岁之后正是疾病高发的年龄,这时候的身体状况很难再买其他的百万医疗险了。总的来说,百医保的保障还不错,价格也不贵。如果看重长期保障,60岁以下的,可以考虑这款。如果追求保障更好、更高续保年龄的,建议多对比其他同类型产品。
2、百医保的优缺点
看完百医保的整体情况,我们接着看这个产品都有哪些优缺点,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
优点:
保障全面:保一般住院、重疾住院、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还有重疾豁免、质子重离子保障等长期保障:由于是6年期合同,每年保费恒定,不担心停售涨价重疾豁免:6年保障期内首次确诊重疾,可豁免后期保费,保障依然有效免赔额递减:前两年度未发生理赔,每年递减1000元,免赔额最低8000元,降低理赔门槛
缺点:
缺少增值服务:没有费用垫付这项实用的服务续保年龄限制:最高续保年龄为60岁,超过60岁就无法续保投保限制:医疗险1类职业才能投保,并且对被保人的身高体重有要求,BMI值要小于28
3、百医保有哪些保障
买保险就是买一份保障,受益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家人,每个人对保险都有诸多述求,那到底百医保都有哪些保障呢?这些保障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呢?我们往下看看具体保障都有哪些:
- 一般住院:疾病或意外住院的医疗费用,扣除1万免赔额后,100%报销
- 重疾住院:因100种重疾住院的医疗费用,0免赔,按100%报销
- 特殊门诊:包含肾透析、化疗、放疗、器官移植抗排异、门诊手术等治疗费用
- 住院前后门急诊:包含住院前7天、后30天的门急诊费用
- 免赔额递减:未发生理赔,免赔额每年递减1000元,最低减至8000元,理赔后复位至1万元
- 其他保障:质子重离子费用,按100%报销
- 被保人豁免:6年保险期内首次确诊重疾,豁免后期保费,合同继续有效
- 增值服务:就医绿通
4、百医保的价格如何
如果上面的信息让你对百医保的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相信你肯定想了解购买这款产品的费用到底是多少,是否符合自己的预算?
百医保的价格如下:
404元(女)
注意上面的价格条件是按照:30岁、200万保额、有社保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年龄段的价格信息可以在深蓝保官网搜索一下“百医保”找到对应的测评页面,里面有各个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价格信息。
5、如何购买百医保
如果你已经自己独立购买过多份保险,对保险的各种流程、各种坑都比较熟悉,那么你可以直接去百年人寿进行购买。
如果你对保险各方面的情况都不太了解,你也可以联系深蓝保的客服,让我们的客服给你讲解或者规划保险方案,协助投保等。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