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什么是续保
1、定义
续保,指已经购买的保险, 在保障即将到期时 ,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申请 继续投保 该保险的行为。
2、哪些保险要续保
续保主要适用于保障期较短的产品 ,比如一年期的医疗险、一年期的重疾险等,保障到期了,如果想继续有保障,就要续保。
有的健康保险产品,续保可以免等待期,也不用重新健康告知,即使是短期的保障,也能通过续保,把保障一直延续。
意外险大多也是保一年的,由于产品更新快、没有等待期、也不需要健康告知等,保障到期后,往往需要重新投保,合同中很少有续保约定。
而长期保险 ,比如保20年、30年,保到70岁或保终身的产品,由于是长期合同,所以 并不需要续保 ,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在保障期间内,都是有保障的。
比如小A买了一份消费型重疾险,保到70岁,交费30年,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就能一直保到70岁,即使产品停售,保障也不受影响。
3、续保要如何操作
到期续保的时候,实际操作中会分为两种情况:
保险公司提醒续保 :保障即将到期时,保险公司会发送短信、邮件或打电话,通知我们进行续保,一般按照指引操作即可。如果是通过网上平台购买的,登陆平台的保单页面,也会弹出续保提醒。
本人主动设置续保 :有的产品可以设置 “自动续保” ,在投保时勾选 “自动续保” 并填写银行卡号,保险公司就会自动扣费,无需自己每年操作。
如果首次投保时,没有选择 “自动续保”,在后续的续保操作中,仍可选择 “自动续保”。如果保障期间想要开启 "自动续保“,也可以登陆保单页面进行操作,或联系客服操作。
4、哪些情况会续保失败
是否支持续保 :有的产品合同并没有续保条款,保障到期后,一般只能重新投保。
健康变差 :有的产品续保需要重新健康告知,如果身体变差、生过病,很可能续保不了。
发生理赔 :有的产品续保需要保险公司审核,如果发生过理赔,可能审核就不通过,续保不了。
年龄限制 :最高续保年龄有的是80岁、99岁、105岁等,但也有的是65岁,如果超出年龄范围,即使是在保证续保期内,也不能续保。
产品停售 :很多产品即使健康变差、发生过理赔也能续保,但如果产品停售了,也是不能续保的。
5、对我有什么影响
关注续保条件 :续保条件好的产品,续保成功的几率更大,也更容易持续获得保障。选择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优先级,保证续保>续保无需审核(理赔过或身体变差也不影响续保)>续保要审核。
做好续保安排 :在保障到期前,做好资金准备,避免忘了缴费导致保障中断。
做好长期保障 :短期保险虽然有的可以续保,但保障不够稳定,停售了就续不了了,建议重疾险优选配置长期保障,医疗险可以挑选续保条件好的产品。
6、合同示例
以 众安保险个人住院综合医疗保险条款(2019 版),即尊享e生2019百万医疗险 为例:
第十二条 续保
本合同期满,投保人可向保险人申请续保本合同。续保不计算等待期。续保时保险人有权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医疗费用水平变化、本保险合同整体经营状况调整被保险人在续保时的费率。费率调整适用于本合同的所有被保险人或同一投保年龄段的 所有被保险人,保险人不会因为某一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历史理赔情况而单独调整该 被保险人的续保费率。在投保人接受费率调整的前提下,保险人方可为投保人办理续保手续。 若被保险人超过 105 周岁(释义三十九),保险人不再接受投保人的续保申请或重新投保。 本合同统一停售,保险人不再接受投保人续保本合同。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