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A109000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2021版)及填报说明
A109000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2021版)
行次 | 项目 | 金额 |
1 | 一、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 |
2 | 减: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 | |
3 | 加: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 | |
4 | 二、用于分摊的本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1-2+3) | |
5 | 三、本年累计已预分、已分摊所得税额(6+7+8+9) | |
6 | (一)总机构直接管理建筑项目部已预分所得税额 | |
7 | (二)总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 | |
8 | (三)财政集中已分配所得税额 | |
9 | (四)分支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 | |
10 | 其中: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已分摊所得税额 | |
11 | 四、本年度应分摊的应补(退)的所得税额(4-5) | |
12 | (一)总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总机构分摊比例) | |
13 | (二)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财政集中分配比例) | |
14 | (三)分支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 |
15 | 其中: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1×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比例) | |
16 | 五、境外所得抵免后的应纳所得税额(2-3) | |
17 | 六、总机构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12+13+15+16) | |
18 | 七、总机构应享受民族地方优惠金额[(7+10+12+15+16)×40%×减征幅度] | |
19 | 总机构全年累计已享受民族地方优惠金额 | |
20 | 总机构因民族地方优惠调整分配金额(18-19) | |
21 | 八、总机构本年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17-20) |
A109000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填报说明(2021版)
本表适用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2〕4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2012年第57号发布,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31号修改)规定计算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仅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汇总纳税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参照上述文件规定制定企业所得税分配管理办法的,按照其规定填报本表。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表A100000第31行的金额。
2.第2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表A100000第29行的金额。
3.第3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报表A100000第30行的金额。
4.第4行“用于分摊的本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1-2+3行的金额。
5.第5行“本年累计已预分、已分摊所得税额”:填报企业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分支机构本年累计已分摊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本年累计已预分并就地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第6+7+8+9行的合计金额。
6.第6行“总机构直接管理建筑项目部已预分所得税额”:填报建筑企业总机构按照规定在预缴纳税申报时,向其总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所在地按照项目收入的0.2%预分的所得税额。
7.第7行“总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填报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总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8.第8行“财政集中已分配所得税额”:填报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财政集中分配的所得税额。
9.第9行“分支机构已分摊所得税额”:填报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所属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0.第10行“其中: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已分摊所得税额”:填报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已按照规定比例计算缴纳的由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的所得税额。
11.第11行“本年度应分摊的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企业本年度应补(退)的所得税额,不包括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4-5行的余额。
12.第12行“总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总机构分摊比例后的金额。
13.第13行“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财政集中分配比例后的金额。
14.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分支机构分摊比例后的金额。
15.第15行“其中: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第11行×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比例后的金额。
16.第16行“境外所得抵免后的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2-3行的余额。
17.第17行“总机构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第12+13+15+16行的合计金额。
18.第18行“总机构应享受民族地方优惠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在总机构所在地应享受的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优惠金额。本行填报第7+10+12+15+16行×40%×减征幅度。
19.第19行“总机构全年累计已享受民族地方优惠金额”:填报总机构所在地本年预缴申报累计已减免的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金额。
20.第20行“总机构因民族地方优惠调整分配金额”:填报总机构所在地年度因优惠需调整的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分配金额。本行填报第18-19行金额。
21.第21行“总机构本年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总机构本年实际应补(退)的所得税额。本行填报第17-20行金额。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4行=第1-2+3行。
2.第5行=第6+7+8+9行。
3.第11行=第4-5行。
4.第12行=第11行×总机构分摊比例。
5.第13行=第11行×财政集中分配比例。
6.第14行=第11行×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7.第15行=第11行×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比例。
8.第16行=第2-3行。
9.第17行=第12+13+15+16行。
10.第18行=第7+10+12+15+16行×40%×减征幅度
11.第20行=第18-19行。
12.第21行=第17-20行。
(二)表间关系
1.第1行=表A100000第31行。
2.第2行=表A100000第29行。
3.第3行=表A100000第30行。
4.第5行=表A100000第32行。
5.第12+16行=表A100000第34行。
6.第13行=表A100000第35行。
7.第15行=表A100000第36行。
8.第20行=表A100000第37行。
9.第21行=表A100000第38行。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