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谨慎性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之间有什么区别?
谨慎性原则和公允价值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两个重要原则,它们在会计处理和报告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1.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和报告财务信息时应保持谨慎和审慎的态度。谨慎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资产和收入的确认:谨慎性原则要求在确认资产和收入时,应保持审慎的态度,只有在确实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确认。例如,对于有可能发生的损失,应提前计提准备金,而不是等到损失实际发生后再计提。
- 负债和费用的计提:谨慎性原则要求在计提负债和费用时应保持谨慎,即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应提前计提。例如,对于有可能发生的费用,应提前计提准备金,而不是等到费用实际发生后再计提。
- 会计估计的制定: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制定会计估计时应保持谨慎,即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应选择较为保守的估计值。例如,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选择较低的估计值,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2. 公允价值原则:公允价值原则是指在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时,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交易的价格,反映了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估。公允价值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公允价值原则要求在确认资产和负债时,应以市场上能够交易的价格为基础。例如,对于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应以市场价格确认其公允价值。
- 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公允价值原则要求在计量资产和负债时,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例如,对于持有的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应以市场价格计量其公允价值。
-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公允价值原则要求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例如,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应在其公允价值变动时确认相应的收入或费用。
总结起来,谨慎性原则强调在会计处理和报告中应保持谨慎和审慎的态度,而公允价值原则则强调在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时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两者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