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铺底流动资金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铺底流动资金,就是指启动项目所必须的最小资金,一般按照估算的年运营正常流动资金的30%计算。为什么要铺底流动资金呢,原来的意图是说,项目建成之后,只有房子和机器设备是无法生产的,必须得有一部分现金作为生产启动和周转资金。所以,在评估项目资金方案是否可行时,会要求必须有铺底流动资金。
这个概念是我国投资体制从政府是投资主体的计划经济,向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市场精机转变过程中,逐步要消失的概念。
最早的来历是,原来国有企业的投资都是财政资金,投资是政府给的,所以政府在编制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确定当年社会投资总体规模时,要把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一并考虑。
但是真正出现这个概念是在1992年的时候,我国财政体制逐步改革,利改税、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的年代,原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核定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的通知》(计投资[1992]382号),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铺底流动资金的概念,同时也规定了铺底流动资金是全部流动资金的30%。
为什么是这个比例呢?因为当时银行根据国家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确定的投资规模进行控制时,要求企业必须有30%的流动资金才给与贷款,国家才批准企业开工。30%流动资金也相当于企业的流动资金一年周转4次,一个季度周转一圈的水平。
要求这个30%的铺底流动资金从政府角度来说,也是为了防止当年安排的投资规模因为没有启动资金而不能发挥效益;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要尽量减少银行的风险。
特别是我国采用世界银行贷款后,引入了世界银行贷款采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方式,这个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对社会投资的控制,逐渐变为投资方向和投资领域的审批。投资资金开始以企业为主体来筹措,所以对于政府来说,铺底流动资金已经意义不大。
到了1996年左右,国务院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1996]35号),要求投资项目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即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定的自有资金才能开工,这个资本金比例就不再是严格的30%,而是根据投资领域不同,规定为20%到35%之间不一。到这个时候,铺底流动资金这个概念已经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以后的投资文件中,不再强调,但也没有完全废除。
2002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时,已经回避铺底流动资金这个概念了。到了2006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方法参数(三)》的时候,已经不再提铺底流动资金这个概念了。目前,可能只有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有时候仍然采用这个概念。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